《法新社》報導指出,這次馬習會的雙方交手,馬先生指出,自己曾向習近平,表達對於福建飛彈對準台灣,以及對於中國把台灣國際地位邊緣化問題,表達關切;不過習近平的反映相當冷淡,幾近無感(因雙方結束大會致辭之後,即進入閉門會議,無從查證馬先生是否向習近平提出這類建言<或抗議?>;然而,許多台灣人認為馬先生這次會談,出賣台灣)。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陳至潔(Titus Chen),對於中方的反應提出批判觀點指出,習近平可以承諾給予台灣應有的「國際空間」,然而他並沒有做出任何承諾。
習近平對台灣的「兄弟、一家人」稱呼,只會更加激起台灣人對統一的恐懼感;陳至潔並強調,習近平諸如此類的老套陳述與對話方式,在台灣已經完全沒有市場;而且中台之間政治價值的歧異,是彼此對話的最大阻礙。
《法新社》報導指出,中國與台灣,專制、民主的本質性歷史發展差異,導致雙方在政治文化思維,出現難以弭平鴻溝。英國諾丁漢大學(Nottingham Unoversity)中國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指出,台灣人願意跟中國發展進一步關係,如果中國能夠尊重台灣主權,以及民主自由傳統;然而,中國誓言對台,實現終極統一,卻避開民主、自由問題,這根本完全行不通。寇謐將強調,民主理念在台灣越來越強大;台灣的民主價值將會是「抵禦中國奪取台灣的防火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