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內捲起懷舊潮,但一般打著「台灣復古」招牌的場所,僅呈現「柑仔店」風格,其實台灣文化看似質樸,內則精緻,台北市巷弄裡,有間濃縮台灣400年文化史的文物館,走進收藏無數台灣文物與藝術珍品的秋惠文庫,就能親炙多元又樸質的本土歷史精粹。
秋惠文庫不只收藏數萬張台灣老照片,更有日治時期的各式絕版海報,如日治時期外銷台灣茶葉、糖業、啤酒等海報;還有平埔族婦女肖像畫,畫中平埔族婦女紋面並穿著漢衫,几上擱著檳榔,從畫像就反映台灣原漢血緣融合的軌跡;以及丘逢甲鄉試中舉後的「文魁」匾額,現仍保留在館內。
讓人驚嘆的是,文物與遊客間竟是零距離,沒有拉線或以玻璃隔開。認為文物不該有距離的文庫主人林于昉本是牙醫師,說到為何要成立文庫,笑言是因常有國外友人抱怨「來台灣,卻都看不到本土歷史文物」,才開始動念想成立一間專門展現台灣文物的文物館,「台灣很奇妙,在台北的歷史博物館展覽沒有台灣,台南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因經費拮据,無法收購文物,變成沒有『歷史』。」
一語道破國內博物館仍存在意識形態藩籬的林于昉感慨,過去民進黨執政時還可見到官方辦本土歷史展,但在馬政府執政6年、文化政策嚴重傾中後,本土歷史展幾乎消失,僅有偶爾為政治需要,炒作228事件或蔣渭水事蹟,他指出政府若欲深耕本土文化,「預算想讓它(本土文化)起來就能起來,花博花了幾百億,只要花博十分之一預算,就能買光台灣文物。」
要維護文物館可不容易,林于昉坦言前後已不知投入多少儲蓄與家產,但仍不改其志,更呼籲政府應要好好利用台北國外觀光優勢,再打造一座位於台北的台灣文化博物館,更希望身為國內博物館領頭羊的故宮能多辦幾次台灣文物展,帶動本土歷史風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