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015

柯P新政對天龍國的挑戰

柯P旋風從選前一路狂吹到選後,九合一選戰方酣之際,傳統媒體或網路媒體,大都聚焦柯文哲一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其他候選人相形失色。大家原本認為等選舉熱潮一過,社會氣氛沉澱下來,柯P旋風也將逐漸平息。然而,從柯P勝選之後人事籌組,到入主市府展布新猶,依然話題不斷,欲罷不能。他的一言一行,依舊是媒體報導的熱門話題,絲毫看不出退潮的跡象。在柯P魅力帶動下,一種全新的治理文化,正在快速形塑。柯P現象對台灣政治文化的衝擊,跨越台北市,擴及到全國。

柯P一上任,立即實現諾言,快速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為了十二年國教,他不惜槓上教育部長吳思華。柯P的大動作,已在台灣各造成連鎖效應,逐步改變地方政治生態,其它縣市變革之聲此起彼落,紛紛推出改革措施。台中市長林佳龍批BRT是騙局,打算予以拆除;嘉義市長涂醒哲上任第二天就取消BRT在垂楊路的公車專用道。不論是基於「有樣學樣」的裡子考量,或「輸人不輸陣」的面子動機,柯P刮起的超級旋風,正發揮火車頭的帶動作用。

日前台北市發生違建火災傷亡事件,柯P馬上宣布100日內要拆226件重大違建。台中市長林佳龍隨後要求清查違建,優先處理有公安危險的違建,除了拆除,也考慮採取斷水斷電、停止使用措施。台南市政府也針對違建擬定新措施,凡一定規模以上的新增違建,都列為首要拆除對象。新竹市也緊跟著上網公告全市102棟違建地址,公佈6樓以上的違建名單。這些縣市的連動反應,多少是北市施政外溢的衝擊使然。

從選戰過程、人事安排,到就任伊始,柯文哲展現出迥異以往的嶄新作風。透明、效率、服務、民本、宏觀的市政思維,將馬郝16年的治理模式徹底比下去,是陳水扁出任台北市長之後,最令人耳目一新、充滿期待的市政新典範。陳水扁在台北市的治理績效十分耀眼,但侷限在行政效率的提升。柯文哲則從文化、制度面切入,影響更為廣泛深遠。加上柯P旋風襲捲全國,不但有助於拉抬選情,讓綠營實現地方包圍中央的目標;在上任之後,柯P仍持續扮演領頭羊角色,發揮政治「共伴效應」,從而使台灣地方政治出現久違的陽光活力。

柯P要求市府不同單位不能本位主義,資料應該交流分享,除了國防、國安機密之外,市府資訊都要在網路公開呈現,議員請託也要登記公布,局處首長必須將行程與往來人員情形上網。透明可以防止弊端、避免黑箱,讓全民共同監督市政。柯P重視SOP流程,強調執行力,不容許官僚遇事推拖。市府員工只要服務市民,不必理會政黨關說,不必經營政治關係。施政以民為本,從人民角度出發。以除夕跨年為例,市長不上台倒數計時,掃除巴結奉承作秀的官僚文化。柯P當選之後,隨即拜訪周邊縣市,提出區域合作,擺脫天龍國本位主義,將施政眼光擴及於全國,做全方位思考台灣的未來。以行動落實選舉時提出的,「改變台灣,從台北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的信念。

柯P現象的形成有源自人格魅力,嚴謹的學術養成,豐富的工作歷練,以及選戰過程獲各方高人加持提點,加上柯P憑高超的智商與快速的吸收能力,將別人的經驗智慧,轉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果然政治素人一出手,即獲得各方掌聲,成為新聞話題。由於柯P在九合一選戰扮演綠營助攻角色,使民進黨大有斬獲,地方包圍中央的格局已成。未來台北市施政動見觀瞻,成為綠營縣市觀摹學習的對象,自不在話下,連新北市的朱立倫也難攖其鋒,寧可以合作代替對抗,共創雙贏。

柯P施政強調心存善念,心中有人民,站穩台灣土地,務實面對問題。例如,他對北京呼籲遵守九二共識大不以為然,表明作為一個台灣國民或台灣的知識份子,他最大的疑慮就是「九二共識是什麼?能不能告訴我內容是什麼?」九二共識為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所自創,雖然國共兩黨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被迫接受所謂九二共識,但兩黨各有定義,北京從未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說法。柯P本著知識良知,不隨政治起舞,務實面對兩岸關係,與馬郝北市主政十六年刻意營造的中國城氛圍,大異其趣。柯P旋風從選前吹到選後,風行草偃,所向披靡。一種截然不同的新政治文化,正快速累積能量,風起潮湧,方興未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