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015

加入TPP 才是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正途

我國本週二在與印度的經濟諮商會議中,表達簽署台印經濟合作協議(ECA)意願,但因印度正尋求加入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不願得罪中國,乃拒絕此議。在我國尋求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之路,這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既凸顯「中國因素」的阻撓到處存在,更應激發我們另闢蹊徑的努力。要言之,積極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才是我國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正途。

有別於中國影響力甚大的RCEP,TPP有十二國參與談判,今年可望完成,並考慮接受新成員加入,我國一年多前已表明願意參與。TPP非僅一般以關稅減讓和經貿便捷為主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它還包括智財權、投資仲裁等內容,參與者先進國家較眾,是高品質、高標準的多邊FTA,中國還沾不上邊,卻是我國經貿再平衡、邁向新境界的出路。美國把它視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要項,歐巴馬政府積極倡議,並希望任內實現。

我國加入TPP,正面效應很多。從國家政經處境來說,台灣由於經濟產業向中國傾斜,不但陷入困境,且落入中國口袋戰術,除了「以商逼政」、「以經促統」惡果已現,在區域整合趨勢中更有邊緣化之虞︰中國阻撓各國與我洽簽FTA的同時,只留ECFA及相關的服貿、貨貿窄路讓台灣越陷越深,難以掙脫其經濟吞噬的謀略。TPP不但有助打破中國的口袋戰術,讓台灣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且重回與先進國家接軌,開創經濟上進的正途。

在加入TPP之路,美國的態度至關緊要。歐巴馬積極推動TPP,兩個月前在期中選舉之後更出現有利新局面。共和黨一向支持自由貿易,如今在國會參眾兩院都居多數,以任內完成TPP為己任的歐巴馬,如再積極爭取民主黨的支持,並說服公眾,今年內TPP過關的機會大增。至於與各國談判,因市場開放問題而為主要爭議對象的日本,安倍以推進TPP為政見,甫於上月經選民認同而三任首相,自有利TPP完成談判。

美國之外,TPP採共識決,新成員加入須獲全體會員國同意,南韓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鏡。南韓一如我國,二○一三年表達加入TPP意願,但在能參與TPP談判之前,它積極從洽簽雙邊FTA著手,近數月來分別與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完成FTA談判。如今在TPP十二個成員國中,它只剩日本和墨西哥尚未完成FTA談判。南韓這麼做,不僅推進FTA是其既定目標,也企求在TPP一旦開始接受新成員時,即可於最短時間獲准加入。

由於中國阻撓,我國採南韓模式,或難如此順利,但處逆境者沒有束手的權利,仍須積極進行。前此我國參與世貿組織(WTO),在中國尚未加入之前即得到美國協助,與各國積極談判。如今在參與TPP之路,亦須如此;雖然由於「中國因素」作梗,阻力或有增無減。

從進程看,如以今年完成TPP談判為想定,我國至少有一年的準備加入時間。必須強調,簽訂FTA或加入TPP,有取有給,既然美國的支持最關鍵,對美經貿談判即不應長期陷於個別爭議的泥淖而因小失大。同時,加入TPP攸關我繁榮與安全,相較於深陷依賴中國的極大惡果,對美經貿佈局,實應有更大的格局和更長遠的規劃與做法。一年多以來,台美兩國認同台灣加入TPP的呼聲四起,遊說活動不斷,但我國為加入TPP所應做的經貿改革與整合,顯有不足。

另外,加入TPP在擴大經貿空間與活力的同時,也衝擊國內產業及就業。從而,在尋求加入TPP之際,除了周密評估須爭取與不得不讓步的談判方案,更須積極致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多管齊下,台灣經濟才能脫困,再創亮麗前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