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2015

台灣小角印

七美國中吳憶如校長:不能帶學生去看世界,但可以把世界引進到七美

張大魯

是甚麼力量?在過去四年之中,讓以下的近卅個名字,都只因為曾經接過一位陌生女子的來電:「您好,我是七美國中校長吳憶如......」就這麼一通電話後,這些人便隻身搭飛機再轉船舶,到達七美國中與百餘位師生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或工作領域的甘苦談?

這些人包括:火車達人-黃仲平、民航機師-王丰、紀錄片導演-吳乙峰、紀錄片導演-曾文珍、紀錄片導演-李惠仁、紀錄片導演-陳正勳、旅行作家-鍾一建、中華競技疊杯運動推廣協會秘書長-朱雅芳、水晶球達人-陳星合、作家-夏霏、律師-陳樹村、九天民俗技藝團長-許振榮、爽文國中老師-王政忠、宏昇螺旋槳董事長-鄭正義、寄居蟹的挪亞方舟-張孜維(重度身障者)、 金馬影后-柯淑勤、 演員-顏正國、文學新詩作家-楊書軒、同志諮詢熱線推廣部主任-許欣瑞、電影<志氣>導演-張柏瑞、倒立先生-黃明正、旅日狀元料理達人-周運昌、瘖啞扯鈴高手-潘逢欣、雲門流浪者計畫-楊蕙慈、3D列印機業者-謝馨嬁 …...。

這個校長是誰,能讓這些台灣各界的菁英陸陸續續、心甘情願,遠赴離島中的離島?其實,她不就是一個嫁到七美18年的媳婦!?所不同的是,這個七美媳婦的志氣很大、很大:「台灣本島的孩子看到什麼,七美的孩子也要看到相同的」「不能帶學生去看世界,但可以把世界引進到七美」「就是要帶著孩子到台灣去旅行」......。

就好像在2007年,吳憶如真的做了一件前所未聞的大事: 帶著30位學生到台灣畢業旅行。為了圓夢,她鼓勵學生每日存十元,存了二年,每人只存到二千多元,距離個人旅費八千元只有四分之一,吳憶如貼補欠缺費用後,一行人從七美順利到台灣。

吳憶如回想那段無法忘懷的時光,她說,七美沒有紅綠燈、斑馬線、天橋、地下道,幾位孩子甚至不敢往地下道走。五天四夜,孩子們參觀了101頂樓、搭了生平第一次的台北捷運和火車,在台中烏日近距離目睹高鐵進站,這些體會都讓孩子回味一輩子。
 
七美國中學生參觀高鐵站。吳憶如臉書提供

吳憶如說,七美是離島中的離島,資源相對少,但很多孩子不一定是表現在學業的成績,而是對音樂、藝術、人文有潛力的特質,他們欠缺的是一個指引,一道閃光。我們不想用成績霸凌孩子,每個學生都有強項,何苦逼在水裡的魚去爬樹?

吳憶如決定長留七美後,開始思索怎麼做才能對孩子們最有助益。她募款邀請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到七美演出,而且請求紙風車搭設的舞台也要和台灣各地的一樣規模,不能縮水,「台灣本島的孩子看到什麼,七美的孩子也要看到相同的」。那夜,七美國中操場擠進了一千二百多人,鄉長致詞時驚訝的說,七美住民才1500人左右,大家幾乎都來了。而且七美歷年的集會,就算國民黨送禮物鼓勵出席,也沒這樣多人。舞台劇謝幕那一剎那,吳憶如和夫婿抱頭痛哭,因為她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信心有了,決定玩更大的,「不能帶學生去看世界,但可以把世界引進到七美」吳憶如開始動用人脈,邀請各界傑出人士到七美國中分享,沒有人脈的就直接查電話打過去,幸好被拒絕的很少。每位來七美分享的人,如果能影響一、二位學生,改變學生的一生,都是件美好的事。

這些人,最特別的是九天民俗技藝團的許振榮團長,他指定九天的台柱「瑪麗亞」等人,經常往返台中、七美,教導學生擊鼓、協助成立鼓藝團,一年後,七美國中的鼓藝團員獲獎無數,甚至成了澎湖的招牌演出團體。學鼓後的孩子們,每個人都變得有自信。

七美國中有座鳥型的籃球架,它在七美國中已經豎立超過三十年,幾年前因為操場的改建,本來要拆除,在吳憶如的堅持而留存下來。她說,全台灣唯一的造型,每個七美國中師生的共同回憶,怎可以拆除,它是七美國中的地標。

吳憶如除了保留七美文化的記憶,她也邀請在地藝術家許參陸、馬公樂器行負責人吳兆振,每週一天晚上到校教授有興趣的學生、家長、老師,基礎繪畫與彈奏烏克麗麗,讓藝文課程成功連結社區資源。

活化教學的藝文課程、培育了孩子的興趣,已經畢業的吳隆章同學,直升馬公高中美術班,今年透過繁星推薦上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每個孩子的成就,都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吳憶如激動的說,只要在七美的一天,我就儘可能讓世界繼續走入七美。

 七美國中今年只有28位學生畢業。張大魯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