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城
這幾年獨立書店的興起與在夾縫中生存正如1990年代的社區總體營造一樣,是台灣社會力不斷興起的一幅獨特景像。十多年後定會有許多人像研究台灣社區總體營造般的研究這一波獨立書店興起風潮。
獨立書店為何自冠獨立之名:一則是有別系統性的連鎖書店,如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等等;二則這些書店最明顯的特徵是他們徹底的貫徹店主的自由意志,不管薄利薄到甚麼程度,即使不賺錢這些店主也要徹底的貫徹他們對於書店的想法、想像力與執著。不求規格化的處理、不求利潤極大化的效益。我想,光就這點就令人非常感佩!台灣人的觀念裡:開店哪有不求利潤極大化的呢?
家裡附近的這家南崁1567小書店,就是這些獨立書店中極有特色的一間獨立書店(簡稱小書店),在小書店即將邁入第三年的時機,老闆娘夏琳出了一本小書店紀念書,深刻的描寫小書店與來客們的互動。有八十歲的文青阿伯、有偷偷潛入書店觀察老闆娘的作家、有喜歡講故事給小朋友聽的保險業務員、有幫小書店店書畫插圖的畫家等,一個個生活在你我遭週的人一一變身為書中栩栩如生的主角。
如小書店老闆娘的自我介紹:「在大都會外,桃園南崁與台北林口交界,靠山的一個小城裡,有間書店叫小書店,小巧溫馨,想找的書沒有,卻能經常帶回滿滿的溫馨喜悅,與意外的挖寶收穫。….這本書寫的是這間成立滿兩年的小書店故事,不只是書店的故事、店主人的故事,還有形形色色愛書人的故事。歡迎光臨,不專心賣書的書店。」這段話恰恰點出小書店與老闆娘的特色與神髓。
夏琳老闆娘會開這家書店主要是想傳承那份濃濃書香的家業,與回饋生根居住十多年的南崁。怎麼看、怎麼評估這都是一間不會有厚利的書店,夏琳本身擁有豐富的業界經驗,怎麼賺錢,如何獲利這對她來說都不是難事,但她總是會說經營一家自己喜歡的特色書店,有溫暖、有陽光,要矢志成為社區的微型藝文聚落。
雖然常常會碎念、唉唉叫不賺錢,但看她還是做得很起勁。的確,在她這樣有計畫的「胡搞瞎搞」下,倒也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店工、一堆彼此氣味相投的信眾們。這本紀念書就是在描述這兩年來發生在小書店週遭的溫馨小故事、文化浮世繪般的紀錄發生在這不愛賺錢的書店週遭之你、我、他。
趕快來這間小書店點杯咖啡,買本書閱讀並與店工們聊聊,感受一下老闆娘所特意營造的書店氣氛與不專心賣書的書店氣息!在神不知鬼不覺中,老闆娘夏琳也許就會把你翹腳看書摳耳朵的一幕入鏡。
你,也許就是下本靈感構思的主角之一喔!
於今年4月,由小典藏主編主講的印度繪本故事活動。(圖:南崁1567小書店臉書粉絲頁)
(圖:南崁1567小書店臉書粉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