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2015

關鍵二十年:走向重生或滅亡

王美琇

二十年內,我們可能目睹自己的滅亡,但也可能目睹自己的新生。決定滅亡還是新生的,除了我們的希望、意志和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我們在和時間競賽。——前國策顧問郝明義

未來二十年,將決定台灣能否脫胎換骨、重獲新生。明治維新的成功,只花了二十年;而且是由一群具雄心壯志的青壯世代齊心協力完成。他們看到了新時代的來臨,深知日本必須改變,否則將被時代淘汰。

台灣也已經來到了走向重生或滅亡的關鍵時刻。目前我們的國力正在萎縮,產業發展失去動能,中國對台蠶食鯨吞的「白蟻效應」日益嚴重,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如果不趕快調整國家發展戰略,調理虛弱的體質,重新注入新的能量,台灣恐將步入衰亡的命運。

啟動雙引擎 壯大台灣

最近蔡英文拋出下一波產業發展的政策主張,值得密切關注。雖然蔡英文可能贏得選舉,但選後要如何收拾馬英九的爛攤子,恐怕才是考驗的開始。蔡執政後能否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端賴她的意志力、領導力和決斷力。她必須能夠號召和集結全國上下的集體意志,以及一群願意為台灣開創新局的能人志士和行政體系的同心協力,全力以赴進行國家體質的大改造,才有可能翻轉台灣的命運。

個人認為,未來二十年,台灣最重要的國家發展總體戰略應鎖定在「重新壯大台灣」。在這個大戰略之下,我們要發動「雙引擎」:包括新政治和新經濟的雙引擎。我們必須在第一個十年完成打樁奠基的工程。沒有第一個成功的十年,就不會有下一個十年的成功。

關於新政治,包括憲政改造、政府的有效治理以及公開、透明和公民參與的審議民主等。亦即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同樣重要。唯有擺脫分贓與黑箱的舊政治,以新政治和新國會來完備必要的進步法案,才足以支撐新經濟的發展動能。

至於新經濟,吳榮義和吳啟禎兩位先生的「以創新驅動與進步價值來建構台灣新經濟典範」一書,非常值得引介。他們指出,創新經濟的啟動與完成必須有四大架構,包括「國家認同、價值願景、進步規範與治理能力」。我用實例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丹麥能 台灣應該也能

該書指出,丹麥人口不到六百萬,卻養了兩千萬頭豬隻,豬肉產品出口占全球市場的三成。丹麥如何在密集養豬、環境保護與潔淨能源三方面達到平衡與獲利?沼氣發電是一大關鍵。一九七八年丹麥貿易部成立「沼氣科技發展合作計畫」,政府集結不同領域的專家投入發展處理沼氣的技術。後來他們不僅能處理農牧廢水,還能用以發電,沼氣發電就因此成了丹麥著名的生質能源。

一九八五年後,丹麥全國達成反核共識。在生態永續的價值願景引領之下,政府開始積極探勘天然氣、發展生質能源和風力發電。到了二○一○年,生質發電已佔丹麥總發電量的十三%、風力發電佔二十%,甚至成功成為電力出口國。

丹麥的能源政策推動成功,除了政府以永續環境的價值願景來引領社會,讓民意做政策後盾外,更需要有進步的法案和規範來配合,以及政府的有效治理與執行力,才足以竟全功。這就是上述環環相扣的「價值願景、進步規範與治理能力」,而「國家認同」自不在話下。

台灣的能源開發和諸多產業皆具有非常可觀的發展潛力,可是卻少了政府的遠見與執行力,目前大多處於單打獨鬥或停滯狀態,非常可惜。

其實深具潛力的,還有從不被政府重視的網路相關軟體產業,更是年輕世代的發展強項,包括物聯網和遊戲內容產業等。

年輕世代的豪情壯志

郝明義在「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書中,訪問一位令人激賞的網路公司年輕負責人林思吾。他的網路公司「阿物」曾被中國阿里巴巴的馬雲看中想要投資,但被林思吾悍然拒絕。他豪氣地說:「我不做中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Google在中國行不通,二是為了證明台灣經濟的主體性,不必非中國不可。…台灣年輕人厭惡以台灣的主體性來換取經濟利益。」他們的客戶不只是台灣想做全球生意的人,也包括全球知名的大企業。

阿物公司還有一個計畫叫「Taiwan Onward」。他們想要將台灣土地的許多故事轉化成旅遊的動力因子與旅遊行程,透過網路平台傳播到全世界,讓全世界走進台灣、住進台灣。這是年輕世代何等的豪情壯志啊!

雖然無能的馬政府遮蔽了年輕人的未來,但仍有很多人努力在為台灣打出一條活路。他們在險惡的環境中,展現出非凡的開創勇氣和生命活力,讓我們看到了台灣的希望。

誠如郝明義所說,如果我們認清台灣的四周是海洋,海洋才是我們的生命基因,那麼我們就要敢於和過去不同,敢於和對岸不同,敢於在險境中開創新的未來,用二十年的時間脫離滅亡而新生。

關鍵二十年,台灣要走向重生或走向滅亡,取決於未來領導人和有志之士們的雄心壯志與執行力,以及台灣人拚鬥到底的集體意志。我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大家一起加油吧!



(作者王美琇,專欄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