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2015

台灣圖書室之二、三事


台灣圖書室,張宏榮1995年創辦,他把4,000多冊書籍免費提供出來,為嘉義的文化事業默默扎根。(圖片取自台灣圖書室臉書)

我不認識張宏榮醫師。我「認識」他是經由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的緬懷文章與專訪影片,知道有這麼一個人與他們一群夥伴創設的台灣圖書室。

有天晚上,我與太太越講越高興。隔天一早,我們安頓好小孩,興沖沖沒有預約的坐高鐵前往嘉義市,真的就是為了看看台灣圖書室與摸摸張醫師閱讀專用的書架,以及那張曾收留余國信年少青澀的沙發。

我們兩人偷得難得的空閒,坐接駁車,步行緩緩且興奮的到達台灣圖書室。一個典雅素樸的一樓空間,就坐落在繁華嘉義市中,展現它的特別與堅持…..….

張醫師是位徹底拒絕物質需求與形式主義的人。他擁有良好的家世(行政院前院長張俊雄是他的親堂哥,但他從未因此關係而使用特權)與受肯定的骨科醫師專業。他積極投入全部的精力於他的理想:台灣,嘉義文化鬥陣與台灣圖書室。

陳定南選省長時,他瘋狂的投入,賣力而聲嘶力竭;基於本土政治人物容易腐敗,他與同志投入嘉義文化鬥陣草根性的經營,他是要從中獲取利益嗎?不是!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領袖表現欲嗎?這有可能!但,他從未站在鎂光燈的焦點中,他接受訪問時,總是遮遮掩掩的不好意思,因為他真的覺得投入這些事情都是應所當為,做這些事情都是應該的,這有什麼好說的呢?

我仔細反覆的看著他少少、僅有的受訪、聆聽他在嘉義電台主持節目的短短兩段影片。每天看每天聽了約一個禮拜,我終於確認他是一個徹底且沒救的理想主義者。他不居功,不好名,自奉儉樸,但對於他的「理想」著實很大方。這讓我想起了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醫生的行徑:賴和醫生與眾人合照永遠不是站在中間,永遠安居在相片的一個角落。張宏榮醫師身上就是有賴和先生的元素。

那天,在台灣圖書室,執行長阿輝(何信輝先生)生澀但熱情的手忙腳亂招待,爾後,國信來了,張媽媽鄭書勉女士聽到一對夫婦從桃園到嘉義一日遊的奇事,也來了。我們幾個人坐在圖書室中,彼此分享對於彼此的好奇。張媽媽第一次見到我們,毫不生分的聊起張醫師,滿足我的敬仰與好奇。聊著聊著,張媽媽眼眶也濕濕的。

當時,我後悔了!後悔沒有早一點認識這位張宏榮醫師。我聽張媽媽說,張醫師是個寬宏的人,常常騎摩托車從屏東回到嘉義市,有次被一位原住民青年撞到,受傷不輕且留下後遺症,但他手一揮不追究這個年輕人。我聽國信說,以前張醫師是負責出錢的。他們一群朋友聚會近尾聲時,張醫師總是背著醫院值班的CALL機出現,往往聊兩句就被CALL回醫院處理狀況,臨走前張醫師一定會付這攤酒錢。

台灣圖書室整理出這位不求名、不為利、樂於提攜後進的張宏榮醫師的相關憶述。我暫且照抄余國信寫張醫師的回憶之作〈話說張宏榮醫師與台灣圖書室〉。我想,沒有人比自詡為張醫師傳承弟子的余國信寫得更好更傳神了:

那年我16歲。那一年從雲林來到嘉義市就讀嘉義高工~

那一年的年底,夜裡,我與同學黃國欽來到台灣圖書室,已關門~

隔日,在騎樓裡有位嚼著檳榔還抽著煙的四十初歲者問候著我說:

「這地下室是台灣系列的書,免費開放閱讀,要不要下去看看」,於是

我就跟隨他第一次踏入一個長型的地下室空間裡,他開始導覽著~每本書好似都看過般,滔滔不絕~希望喚起我的閱讀~

我不懂為什麼我拿起書閱讀,他就很高興~

我不懂為什麼他介紹起書來,就變成另一位紳士般的讓人尊敬~

我不懂為什麼他會那麼對台灣系列的書癡狂~

我更不懂為什麼要耗盡自己的資源創辦這樣的空間、基地免費來開放~[/nop]

後來我才知道他叫張宏榮醫師,是省立嘉義醫院骨科主任,在屏東林邊出生,高雄醫學院畢業。一生拋棄各種形式特權,包含家族地位或關係(其父是屏東第一位牙科醫生,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是其親堂哥)、醫生身分、金錢收入等關係~而我總是覺得他像是流氓醫師!

後來,我經常到這間圖書室,也幾乎每一回都會遇到他。每一回他導覽到環境專櫃的書籍時總會說 :「咱們這一代的資源只是暫時向後一代的人借用、土地環境咱們無權利破壞。」 導覽到原住民及族群專櫃時總會說 :「每一個族群都需要有先知的角色,而知識分子就應該負擔起先知者的角色與責任;何謂知識分子?就是知道且又認識者即為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力量在於30歲以前的青年。黃花崗72烈士,其實是105位,而其中大多未滿30歲;因此,未來國家的希望就在青年的身上,台灣圖書室的未來要放在青年的身上~」

回憶著張宏榮醫師提倡環境的正義感,對比著當今政府要興建國光石化與核能電廠,要破壞土地環境的行徑,知識分子的風格與責任更該被提倡~更凸顯台灣圖書室重視環境教育的遠見~

猶記得張宏榮醫師總是把書視為像酒與檳榔及菸般的重要~幾乎每次看到他,總是又買來幾本新書,正在閱讀~而每每閱讀完即捐贈出來,甚至就開始強力要推薦人閱讀~

相對於當前閱讀習慣與風氣不佳的年代,回憶著張宏榮醫師的閱讀習慣與台灣圖書室的提倡,不禁讓人感念與欽佩~

雖然張宏榮醫師已於四月十六日晚上六點二十分安息了~但是,台灣圖書室籌備處已經準備好,新圖書館時代的來臨作為獻給這位愛書的狂戀者一種追懷、一種化悲傷為力量的新行動~不論您是否認識張宏榮醫師或是否曾經參與過去的台灣圖書室,未來,由衷邀請您可以一起來參與台灣圖書室的籌備~

這就是張宏榮醫師與他傳承給我們的台灣圖書室。台圖歷經重組與整合,我衷心的希望大家擁有張醫師寬闊的胸襟、對土地對後輩的疼惜、對文化的重視。當我們為了一點小小事情意見不合,甚至劍拔弩張時,想想張醫師的賴和精神,想想他若仍在世,會怎樣處理這些不是問題的問題。我想,這就是對他最好的緬懷與紀念。

張醫師,我雖然沒有見過您,但您在台灣圖書室的一點一滴投入,您的書架,您翻閱並蓋章的書我都細細的觸摸。拿著您的書坐在沙發上,我細想著您與您所代表的台灣精神。能傳承您的精神與做事情的態度與方式,應該就是認識您最好的方式。

我想,我會慢慢地「認識您了」!


 台灣圖書室出版的季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