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015

社會住宅與租屋市場 雙贏

花敬群

民進黨蔡英文主席提出興建廿萬戶社會住宅政策,有輿論質疑只是口號,或格局太小。筆者參與民進黨住宅政策的研擬,均有完整討論與規劃。單就社會住宅政策,我們對廿萬戶的決定與配置有詳細依據,包括中央與地方共同整備土地、資金政府籌措三成,貸款七成,由租金收入分四十年償還。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組成的專責機構,按法令制度,配合合理的財政支援與融資安排,以專業團隊興辦與經營管理。

這些是「正規軍」方式執行社會住宅興辦的標準,也是各國有效推動社會住宅的基本配備。採取正規軍方案取代目前游擊隊式的執行模式,主要為有效且合理完成社會住宅興辦,妥善落實經營管理。廿萬戶社會住宅政策,是有血有肉,有承擔有策略的具體方案。

住宅政策的另一重點,是透過法制化、專業化與產業化的過程,發展長期被忽略的租屋體系。

台灣空屋問題嚴重,不少人認為該引導空屋進入市場,取代社會住宅的興建。但空屋之所以是空屋,主要是因許多屋主為避免房屋損壞與租屋糾紛。制定住宅租賃專法建立權利義務規範,引進專業服務產業協助房東與房客,是改善空屋問題與改造租屋市場的前提。

社會住宅與健全租屋市場是住宅政策的兩大支柱,應同步推動,因即使有策略與方向,租屋市場健全化仍需時間,但弱勢者的居住困難卻持續存在。因此,興建一定數量的社會住宅是現在政府應有的作為。此外,政府主導社會住宅興辦,一方面摸索出專業出租住宅的經營模式,也藉此建立具規模的租屋管理經驗。這些是引導民間興辦專業出租住宅、發展租屋服務產業的重要歷程。租屋體系順利發展,最直接效益是讓數百萬的房客安居,讓房東們放心且合法經營,同時創造千億元以上的租屋市場產值。

住宅政策有福利政策面向,目的在讓弱勢居住者安定,調整住宅市場結構,讓租屋與購屋都成為合適的居住消費方式。同時具有產業政策面向,是創造龐大經濟產值與就業機會的產業藍海,也是房市逐漸轉弱過程中,穩定內需與增長所得的重要基礎。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新境界智庫住宅及土地組召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