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
8月24日,原油價格創下約6年半來的最低點,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原油價格的低迷將走向長期化。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在原油市場上的份額爭奪戰略影響,原油供給持續過剩。對中國經濟減速的擔憂日益升溫,原油需求的恢復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8月24日,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一度急劇下跌至1桶37美元左右。中國經濟減速趨勢愈發明顯,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行壓力更加沉重。
歐佩克月報顯示,12個成員國的原油産量在3月以後超過了此前的日産3000萬桶的生産目標,7月份更是高達3150萬桶,創下約3年來的最高水平。最大産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的日産量為1035萬桶,連續5個月突破1千萬桶。第二産油國伊拉克的日産量也達到400萬桶,較上年增加了20%以上。
由於伊朗核談達成最終協議,歐美對其解除了經濟制裁。伊朗産原油的供給也可能出現增加。伊朗的國有通信公司在8月中旬指出,伊朗回歸市場後,歐佩克的原油日産能可能達到3300萬桶。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 Bank)分析師歐根·溫伯格(Eugen Weinberg)表示,「伊朗不希望因為其他成員國增産,而減少本國的生産」。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16年歐佩克産原油的需求將增加至3080萬桶。即便如此,可能還是無法消化相當於200萬桶的過剩供給。歐佩克失去了調整需求的能力,最近開始要求非成員國實施減産。
英國調查公司Energy Aspects表示,要消除過剩的供給,「原油價格必須進一步下跌」,認為WTI原油應該停留在1桶低於40美元的水平。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商品戰略負責人赫裏瑪·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將財政狀況脆弱的利比亞、伊拉克、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5國稱為歐佩克「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克羅夫特指出,這5個國家「地緣政治學上的不穩定成為風險」。
財政狀況相對寬裕的沙烏地阿拉伯等國也因為籌措戰爭經費等原因導致財政出現惡化。2015年6月,沙特時隔8年再次發行國債。
日本經濟新聞 黃田和宏 倫敦、久門武史 杜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