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人 宋佩芬
蘇格蘭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有天突發奇想:如果將樹木的年輪作成書的章節,會成為什麽樣的書?
對多數人而言,夢想通常短暫、片段,是逃離現實世界的方式,但是藝術家向來就是夢想的執行者,許多偉大的藝術也都是由此誕生。在奧斯陸市政府贊助之後,帕特森在奧斯陸北方努爾馬卡森林(Nordmarka)中清理出一塊土地種植了一千棵樹,組織了由藝術家本人、出版社主編、社長、圖書館館長組成的“未來圖書館信托委員會”,由他們決定邀請哪些作家。除此之外,他們還與倫德•哈格姆(Lund Hagem)與奧斯陸工作室(Atelier Oslo) 兩家建築師事務所配合,共同設計存放《未來圖書館》的“沉默室”。沉默室使用了努爾馬卡森林中被砍下的樹做內襯,作家的名字以及他們創作的標題都會被刻在木頭上。民眾可以進入沉默室,但是他們只能看到作者與標題,至於故事內容只能憑想象。
這一千株剛滿一歲的挪威雲杉正在緩慢成長。當他們年滿一百歲變得又高又大時,其中一百棵將會被砍下,釀作紙漿,製成紙,印刷成一套百年的文學選集。在這之前,每年會有一位作家為這套文學選集創作。用幾個字,或是好幾萬字,編織故事抒寫散文,甚至譜詩。創作完成之後,他們的手稿將被“暫時”保存在奧斯陸國立圖書館內,2114年才出版印刷,讓世人閱讀。
挑選作者的兩個關鍵詞是“想象”與“時間”。來自加拿大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是被未來圖書館邀請的第一位作家,因為“她的文字好比時空望遠鏡,幫助我們前瞻和後顧,讓我們的想象力無限飛翔。”
西蒙從2006年開始創作《黑色立方》系列,探討科技文明的優弊。《黑色立方XVII》雖然已經完成,卻必須等候千年,當放射性質減低到合乎安全標準,才能與世人見面。為了迎接這件即將在3015年展出的作品,莫斯科的車庫當代美術館已經為《黑色立方XVII》準備了一個空洞的壁龕以及講述作品的牌匾,向民眾預報。
《未來圖書館》與《黑色立方XVII》,一個是尚未完成,一個是看不見,它們夠資格成為藝術嗎?“情人眼裡出西施”,若是西施遲遲不現,甚至要100年,或1000年之後才能出現,情從何生?試著想象!
1949年英國神經外科醫師傑弗里•傑弗遜教授 (Geoffrey Jefferson)指出, 機器心靈永遠無法到達人類的智慧,因為它不可能有意識行動,不可能作詩譜曲,它只是用不同的符號構成,缺乏像大腦般思考與情感的能力。機器人有能力計算概率與可能性,但是它們沒有能力想象,不可能想象未來,但是人類可以,即使想象中的事物必須在10年、100年、1000年之後實現,或甚至永遠無法實現,但是人類的想象力永遠不會消失。
文字是傳遞保留人類聲音的工具,《未來圖書館》保存了生命,歷史的片段,期待在百年之後會有讀者喚起這些片段。《黑色立方XVII》雖然呈現了人類文明所造成的毀滅性,但是它不代表絕望,因為藝術家希望人類的歷史可以超越核能污染,戰爭浩劫,在千年之後還可以欣賞這件作品。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套“堅持假裝,直到假裝成為真實”的學說,相信冒充有朝一日會成為真實的力量。帕特森與西蒙同時為我們提供對未來的期待與夢想,夢想在100、1000年之後,世界依然存在,人類依然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對發掘歷史創作仍然充滿了興奮與期待。
在一切求速成,剛剛播撒的種子就期待立刻開花結果的現代社會,《未來圖書館》與《黑色立方XVII》幾乎就是反社會形態的創作,但是它們讓人意識到生命的成長,對未來的夢想。挪威作家克努特•哈姆遜(Knut Hamsun) 曾經說過,“百年之後,一切都將被遺忘。”但是他錯了,因他尚未被世人遺忘。千百年之後的世界當然是個未知數,但是在今天,人類的想象力與好奇讓藝術家執行夢想,讓未來活在藝術中。
《未來圖書館》,2014–2114, http://futurelibrary.no/
《黑色立方XVII》,2015–3015, http://garageccc.com/en/event/712
《未來圖書館》讓阿特伍德想起小時候經常將小飾品、盒子埋藏在一些隱秘的地方,想象著有一天會被人無意挖掘出來。今年5月26日,在細雨陰霾的森林中,阿特伍德將《文人的月亮》(Scribbler Moon) 手稿交給奧斯陸文化部長時有感而發:“但是這些100年後的讀者,他們的父母親可能尚未出生,如何對這些未知的讀者講話呢?他們將如何理解我的世界,我所描繪的時間?而且,文字的意義是否會改變?”像地殼的岩石,語言本身也會受到壓力而變形。“將我的手稿投遞到未來的時間,是否會有人在對岸等候接受?到時候是否還有挪威?是否還有森林?是否還有圖書館?”
在帕特森種植千株樹一年之後,在今年5月,離莫斯科東北方72公里的一個核能廢料處理廠內有個液態玻璃化的黑色立方塊慢慢地冷卻。《黑色立方XVII》是美國藝術家塔林•西蒙(Taryn Simon)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合作,利用核廢料所創造的作品。她將液態核廢料玻璃化,製成美麗誘人,卻又充滿了殺傷力的雕塑《黑色立方XVII》。雕塑的大小和聞名世界、由俄羅斯藝術家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100年前繪制的《黑色方塊》相當。雕塑內有個雙層圓柱形的鋼膠囊,放置了西蒙寫給未來的一封信。即將在8月份臨盆的藝術家對未來充滿了懷疑:“我們都希望保持樂觀,但是歷史不斷重演,看來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非常困難的未來。身為藝術家,我只能不斷追問,即使永遠無法獲得答案的核心,只能夠不斷地折疊與展開,我還是無法停止追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