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封面
范姜提昂
中國以九三大閱兵擴大紀念中國抗戰勝利,極不尋常!
二○一五年四月《明報月刊》的文章「戰爭紀念政治學」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總共才辦十四次閱兵,而且每次大閱兵必選在國慶日;在「抗戰紀念日」辦閱兵,空前!除了一九四九年「建國大典」之外,其後,建國後的前十年每年辦一次,直到文革結束才恢復,足足暌違二十五年,此後又斷斷續續。
今年還沒到「建國七十週年」,依慣例,根本沒有舉行閱兵的必要,北京之意圖令國際矚目。英國《經濟學人》就以「習近平的歷史教訓」為封面撰文評論:九月三日典禮是中國首度以「閱兵」而不是以緬懷犧牲者的莊嚴儀式紀念二戰;「閱兵」這個動作「象徵意義讓鄰國憂心」。
《經濟學人》並點出屬於習近平的「歷史邏輯」:打敗日本這件事,中國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對於亞洲秩序應如何運作,中國擁有更大發言權!好奇的是,對於中國這個建基於「中國共產黨打贏抗戰」的「歷史邏輯」,整天高喊捍衛中華民國的國民黨黨人及統派人士,受得了嗎?
近年,台灣常有統派人士安慰自己並試圖說服國人:關於誰領導中國抗戰這件事,中共已經釋出善意,有所修正,是嗎?
八月十二日《光明日報》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理論中心組」所寫的文章,畫龍點睛地說:「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功的關鍵在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這場爭取民族解放與國家獨立的正義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匯聚起」全民族抗戰的宏偉雄力,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國並極為得意中國共產黨堅持「實行民主」的正確路線和「模範行動,贏得了民心」,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際領導者」。
與過去的瘋狂叫囂相比,是客氣些,但當年老蔣及國民黨的苦功勞,眼看被剝光光!王曉波們、張亞中們及黃埔將領、國民黨人真的無所謂?還要繼續親共?旁觀的台灣人也只有,一嘆!
(作者為台灣北社法政組副召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